咨询电话:13522127128
产品资讯 > 推荐文章 > 文章详情

产品经理做用户留存的五种方法有哪些

由于保留率有一定的时间周期概念,从老用户(活跃一段时间)和新用户(刚拉新用户)的角度来看,如何提高对应组的保留率,必须有不同的考虑。毕竟,新老用户对产品的理解不同。相反,产品对新老用户特征有不同的理解。我们能做的是焦点不一样。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提高新用户的保留率,一起来了解下吧。

产品经理做用户留存的五种方法有哪些

高留存渠道的筛选

产品的拉新不会是盲目的,任何一款产品都有自己的目标用户,而不同拉新渠道的用户特征也是不一样的,如何获取精确的目标用户将直接影响新用户留存率,因此对不同渠道用户的留存分析就至为重要。

从产品定位确认对应的用户来源渠道,一款产品的定位既包含目标用户的特征,也包含流通内容或社区氛围的调性,选择相似定位的渠道获取的用户无疑是精准的,对应的新用户留存率也会高些。

以笔者负责的这类面向人群较广的短视频资讯产品来说,像猫饼一样由产品定位筛选合适的渠道并不很合理,毕竟所有的渠道似乎都是同等价值的,因此会筛选用户留存率较高的渠道作为主要的用户获取来源。以笔者负责的产品数据来看,华为、OPPO应用市场的用户留存率较之其他应用市场更高,因此我们会将推广资源着重在这两个渠道。

无论是对于垂直产品,还是泛用户群体产品,筛选合适的渠道,获得更为精准的用户,都是市场推广时对提升新用户留存率最有效的一步。

APP的品牌认知

一个好的产品名字和slogan无疑是很重要的,因为这基本代表了产品定位,使是用户对这个产品的第一印象。还是拿上面的猫饼为例,“猫饼”这个名字一眼是无法知道这是个什么APP的,但slogan“用视频讲故事”却又很明确地告诉用户这是一个重在用视频表达的应用。其实结合产品定位细细考量,猫饼貌似也是一个合格的名字,因为它确实有一种精致生活的感觉。

名字和slogan能让用户对一个产品产生最初的品牌认知,通过各种宣发途径的广告及更多形式的市场推广,可以让更多人群更深入的了解产品形态,这些都能帮助产品引入精准的目标用户群。新用户有强烈的品牌认同感,在产品体验不太差的前提下,一开始的用户留存率自然不会太差。

另外一种认知,在于新用户首次使用的感受。用户慕名而来,希望通过产品满足自己的需求,如果第一次使用就各种茫然,找不到满足自己需求的功能点,或者产品性能不佳,出现卡顿、UI错位等糟糕体验,那么既会对品牌印象大打折扣,还有可能造成差评氛围,影响到后续新用户的引入。因此就要求产品要做好新用户的使用引导及访问路径的优化,提供良好的核心功能体验,帮助用户更快捷地满足需求。

在用户引入和初始使用的过程中让用户获得满足感,并对产品产生认同,那么让其乐意继续使用产品就可期了。

活跃用户的特征分析

Facebook、Twitter等国外大型互联网公司通过长期分析发现,当新用户在一定时间内,以某种频率使用某种功能时,会有更大的概率留下来,成为忠诚用户。对于这样的功能,如果引导用户多次使用到一定次数,就能提高对应的留存率,次数对应的数字便被成为“魔法数字”。

用户运营体系的建立

用户使用一款产品肯定是希望满足自己的某方面需求的,如果产品在满足其核心需求的同时,为用户提供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想必用户一定会对这款产品好感大增。用户运营体系的建立便是为了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让用户更加愉悦,若是这个体系在新用户使用产品之初便将用户吸引其中,那么自然会有效提升其留存率。

最常见的用户运营体系莫过于用户激励体系,用积分、等级、排名、勋章等吸引用户持续使用应用,以达成某个成就或获得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这种用游戏的方法来刺激用户参与到与平台与用户的互动,充分利用了人性的攀比与炫耀。值得注意的是用户奖励体系的建立务必要和用户的核心需求绑定起来,让用户在满足需求的过程中还能获得肯定和奖励,如此才能有持续的参与动力。

针对目标用户和核心功能的活动运营也是让新用户尽快了解和参与进平台生态的有效办法。例如,电商类的APP经常利用或自己制造节日来办促销活动吸引用户的参与,金融类的APP经常用新用户奖励来吸引新用户进行绑卡和投资,共享单车们经常用新用户首充或集卡活动来刺激用户的持续使用,这些结合产品自身特点的活动都是行之有效的方式,让新用户尽快参与到平台的功能流程中,通过获益来提升新用户的短期留存率。

此外,在用户使用过程中,更好地引导用户进行功能操作,以及对用户反馈的及时响应和解决,都是用户运营体系的一部分,提升用户的产品好感度,从而促使其持续活跃。

通过push持续唤回

如今,用户手机上的APP越来越多,功能同质化也越来越严重,如何让新用户在首次使用完产品后,依然能再次想起来,除了上面说的用良好的使用体验及奖励体系来唤回,还有一个尤为重要的便是通过消息通知来唤醒用户。

不同的产品有效的消息唤回方式可能不尽相同。